Certified K8s Administrator
Core Concepts
k8s 的目的是要以自動化的形式管理 container 形式的 app
讓使用者可以簡單的部署,並讓各服務的溝通可以簡單化
解說:
假設現在有兩艘船,cargo ship 和 control ship
- Cargo Ship
- 負責實際運載 container 的工作
- 每艘船的船長,負責管理船上的 activities,負責接收當 master 需要裝載 container 時的資訊, 並回報給 master 這艘船的狀態和 container 的狀態
- Control Ship
- 負責監測和管理 cargo ships
- 透過 control plane 元件負責管理 cargo ship 的大小事
- ETCD: 每天都有很多 container 要被載到 cargo ships 上,所以需要紀錄不同的船上有哪個 container,包含載入的時間 而這些是以 key-value 的形式被保存的
- kube-scheduler: 當 cargo ship 來的時候,要負責判斷並把對應的 container 奘載給他
- Controller manager:
- 指派特殊工作,例: operation team 要處理交通控制,或是 container 壞掉的時候,怎麼樣建立一個可以用的 container
- service office 用來讓各部門溝通,或是讓不同的船之間溝通
- 最高部門: kube-apiserver,各部門之間管理的最高層級,負責 Cluster 的工作協調
對應到 k8s 的名詞
- Worker Nodes: host Application as Containers
- Container Runtime Engine: 讓 node 可以處理 container
- kubelet: 船長的角色,是一個裝在 node 上的 agent,接收來自 kube-apiserver 的指令,在 node 上 deploy 或 destroy container
- kube-proxy: 讓 nodes 之間可以知道要溝通的服務在哪邊 (web container 對應 db container)
- Master: Manage, Plan, Schedule, Monitor Nodes
- ETCD Cluster: 一個 key-value 的資料庫
- kube-scheduler: 負責把 container 起在對應的 node 上
- 可能包含的條件有 resource requirements for nodes capacity, policies, …etc
- Controller manager
- Node-Controller: 處理新增/刪除 node,以及處理出問題的 node
- Replication-Controller: 確保期望的 container 數量都是對的
- kube-apiserver: 管理 cluster 的最高層級,提供 k8s API 來讓使用者操作 定時監控 kubelet 上 node 和 container 的狀態報告
ETCD
ETCD is a distributed reliable key-value store that is simple, secure & fast
default port: 2379
# 安裝完後執行 binary 檔案
./etcd
# 設定 key-value
./etcdctl set key1 value1
# 取得 value
./etcdctl get key1 # 得到 value1
# help
./etcdctl
所有 k8s 上要紀錄的資料都會更新在 etcd datastore 上,然後才會在 cluster 上生效
不同的安裝方式
- 自己獨立安裝的,把 binary 檔案設定成 service 並執行
- 需要注意的欄位
--advertise-client-urls https://${INTERNAL_IP}:2379
,這是要設定在 apiserver 上的 url
- 需要注意的欄位
- 透過 kubeadm 安裝的
- 會把 etcd 做成 pod 安裝在 cluster 上 kube-system 的 namespace 中
- 所以可以進到 pod 裡面並操作 key-value store
- 多 cluster 的情況,要注意的欄位是
--initial-cluster controller-0=https://${CONTROLLER0_IP}:2380,controller-1=https://${CONTROLLER1_IP}:2380
kubectl exec etcd-master -n kube-system etcdctl get / --prefix -keys-only
Kube API Server
當執行 kubectl
的時候,就是在發 API 給 kube-apiserver
- 以
kubectl get pods
為例
kube-apiserver 會先做 authenticate 和 validate,再去 ETCD 拿 pods 資料回給 使用者
- 以建立 pods 為例
kube-apiserver 做完 authenticate 和 validate 以後,會先建立一個 pod (還不在任何 node 上)
先更新到 ETCD 上,再回應 使用者 Pod created!
接著 scheduler 持續監控 apiserver,發現了這個沒有在 node 上的 pod
scheduler 識別出正確的 node 來放這個新的 pod,並通知 apiserver
apiserver 再把這資訊寫進 ETCD 並且把資訊傳給對應 worker node 的 kubelet
收到資訊的 node 就建立這個 pod 出來 (透過 Container Runtime Enginer 部署 image)
完成後 kubelet 把資訊回傳給 kube-apiserver,apiserver 再把資訊寫進 ETCD
可以注意到幾乎全部的溝通都要通過 apiserver
整合剛剛的步驟
- Authenticate User
- Validate Request
- Retrieve data
- Update ETCD
- Scheduler
- Kubelet
Kube Controller Manager
Controller manager 管理了許多 k8s 不同的 controller
Controller 可以負責的任務
- 當有新船抵達或是有船離開,監控並做出必要的動作
- 管理船上的 container
簡化:
- 狀態監控 (Watch status)
- 情況補救 (Remediate situation)
k8s 中,controller 是一個程序 會持續監控系統中的 component 狀態
並做出處置讓整個系統可以處在 desired state
Node Controller
- 監控 node 狀態,以及做出處置讓 application 可以持續運作
- 中間要透過 apiserver
- node controller 每 5秒 確認一次 node 的狀態
- 如果 node controller 超過 40秒 讀不到 node 的 heartbeat,那該 node 會被標為 unreachable
- 如果標為 unreachable 超過 5分鐘,就註銷那個 node 上面的 pod,並移去其他健康的 node (如果那個 pod 是在 replicaset 之中的話)
Replication Controller
- 監控 replicaset 狀態,並確保預期的 pod 數量正常的,如果有 pod 掛了就建立新的
一堆 controller 組合起來,就像 k8s 的大腦,整個包起來就是 kube-controller-manager
kube scheduler
負責決定 哪個 pod 要去哪個 node,但不是 scheduler 操作把 pod 放去哪 (這是 kubelet 的工作)
kubelet 會負責建立 pod
為什麼需要 scheduler ?
- 因為每個 container 的大小或需要的環境都不太一樣,所以需要特別處理來讓生產效益最高
scheduler 的決定流程
- 先看 container 的環境需求,首先 filter nodes,讓不滿條件的 node 先排除
- 比如說 CUP, memory 不滿足…等等
- 再做 rank nodes,會有一個 priority function 來對每個 node 做評分
Kubelet
kubelet 是 worker node 上面的船長,負責和 apiserver 溝通
負責 container 的裝載,並回報給 master
負責
- Register Node (to cluster)
- Create Pod
- Monitor Nodes & Pods
Kube Proxy
Pod Network 讓 cluster 內的 pod 可以互相溝通
先前學過的 相互溝通可以透過 Service object
network 不是實體,所以不會建立 pod,而是紀錄在 memory 裡面
kube-proxy 是一個 process,在每個 node 上執行
每當有新的 service 被發現,就會在每個 node 上建立對應的 rules 來導流量給這些 service 到 pod
- IP table
Namespace
k8s 常用的 namespace
- default
- kube-system
- kube-public
namespace 是可以有 policy 權限控管的
也可以對 namespace 做資源上的限制
舉例: namespace: default
- web-pod
- db-service
- web-deployment namespace: dev
- db-service
- web-pod
如果 default 內的 web-pod 要對同 namespace 的 db-service 存取,使用 mysql.connect("db-service")
如果 default 內的 web-pod 要對 dev namespace 的 db-service 存取,使用 mysql.connect("db-service.dev.svc.cluster.local")
cluster.local
是 default domain name for k8ssvc
是 subdomain for servicedev
是 namespacedb-service
是 service name
# 指令建立 namespace 名稱 dev-ns
kubectl create ns dev-ns
# 列出 namespace default 的 pods
kubectl get pods
# 列出指定 namespace 的 pods
kubectl get pods --namespace=kube-system
# 建立 pod 到指定的 namespace
kubectl create -f pod-definition.yaml --namespace=dev
在 pod-definition.yaml 裡面指定 namespace
# 假設指定 namespace dev
metadata:
namespace: dev
切換 namespace
# context 是 cluster
kubectl config set-context $(kubectl config current-context) --namespace=<target namspace>
# 當前 cluster
kubectl config set-context --current --namespace=<target namespace>
# 列出所有 namespace 下的 pod
kubectl get pods --all-namespaces
# 常用指令
# --no-headers 是指不要印出 header 行
# 其他組合
kubectl get ns --no-headers | wc -l
kubectl get po -n research --no-headers | wc -l
練習中有一個範例是在 pod 顯示頁面輸入 host 和 port 來連線到 redis
host 要是 能連到 db pod 的 service name,而不是 db 的 pod name
Imperative vs Declarative
以搭計程車為例:
- Imperative: 告訴司機先往左,再往右,再直走… 等等等步驟
- 重點是 how to do
- Declarative: 直接告訴司機終點地址
- 重點是 最後結果 (what to do)
以 Infrastructure as Code 為例
Imperative
1. Provision a VM by the name 'web-server'
2. Install NGINX Software on it
3. Edit configuration file to use port 8080
4. Edit configuration file to web path '/var/www/nginx'
5. Load web pages to '/var/www/nginx' from GIT Repo - X
6. Start NGINX server
Declarative
VM NAME: web-server
Package: nginx
Port: 8080
Path: /var/www/nginx
Code: GIT Repo - X
以 Kubernetes 為例
Imperative
- 透過數個
kubectl create
指令來建立 pod / deployment ….等等等 - 要自己手動下指令調整各種設定
- 不需要 configuration file
- 很難 track,換個人就不知道怎麼操作了
Declarative
- 只要透過
kubectl apply
使用定義好的 configuration file,其他邏輯都不用管
Kubectl apply command
系統會比對設定檔的差異
Local file
<-> 比對 k8s Live object configuration
(in memory)
如果不一樣的話就會更新,並把最新的版本更新到 Last applied Configuration
- 這資料是存在 k8s Live Object Configuration 的
metadata.annotations.kubectl.kubernetes.io/last-applied-configuration
- 要透過
kubectl apply
才會生成,kubectl create
或kubectl replace
是不會更新這資料的
Manual Scheduling
Pod 在 k8s 上的 live object configuration 上面會被賦予 nodeName
而 scheduler 是專門查 pod 上誰沒有 nodeName,發現的話就用自己的演算法賦予 node 上去
k8s 不給修改已經賦予 nodeName 的 pod 上面的 nodeName
pod-bind-definition.yaml
apiVersion: v1
kind: Binding
metadata:
name: nginx
target:
apiVersion: v1
kind: Node
name: node2
再把上面的 yaml 轉成 json 後 post 給 k8s 做處理
# 檢查 scheduler 是否在 k8s 上
kubectl get pods --namespace kube-system
Labels and Selectors
用來分群的
# 透過 selector 來 filter 特定 label 的資料
kubectl get pods --selector app=App1
# 多個 labels 用逗號隔開
kubectl get pods --selector env=prod,bu=finance,tier=frontend
Annotations
用來儲存其他資訊
Taints and Tolerations
解釋如何決定並把 pod 放到對應 node 上的機制 (限制哪些 pod 可以被 scheduled)
如果要避免把 pod 放到某個 node,就對那個 node 做 taint (又叫污點)
再來是把想要有抵抗力的 pod 做 toleration,這樣就可以被放到那個 node 裡面
所以
- taint 是設定在 node 上
- toleration 是設定在 pod 上
# 語法
# taint-effect 是指 如果 POD 無法 tolerate 這個 taint 的話會怎麼樣
# 其中 taint-effect 可以為 NoSchedule | PreferNoSchedule | NoExecute
# NoSchedule: 不會被 schedule 到這個 node
# PreferNoSchedule: 盡量不要把 pod 放到這個 node
# NoExecute: 不會被 schedule 到這個 node 而且已經在上面的 pod 也會被趕走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name key-value:taint-effect
# 範例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1 app=blue:NoExecute
對應在 pod spec 上的設定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controller
image: nginx
tolerations: # 注意要用 double quotes
- key: "app"
operator: "Equal"
value: "blue"
effect: "NoSchedule"
master node 天生就被給予了 taint,pod 不會被放上去
# 查看 taint
kubectl describe node kubemaster | grep Taint
# 移除 taint [原本的 taint 是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 看起來是最後面加個減號可以拿掉
kubectl taint nodes controlplane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create pod 是可以直接指定命名 pod 名稱的
kubectl run mosquito –image=nginx –restart=Never
查看 pod 的欄位
kubectl explain pod –recursive | less
pod 的 toleration 是要自己加上去的,才可以 tolerate taint
當 node 設定 taint 的時候,pod 要上上去的話就一定要具備 toleration
移除 node 上的 taint (在最後面放上 -
)
kubectl taint node master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Node Selectors
對 node 下標籤
# 格式
kubectl label nodes <node-name> <label-key>=<label-value>
# 範例: 在 node-1 這台標上 size=Large 的標籤
kubectl label nodes node-1 size=Large
這樣子 pod 就可以指定要放到對應的 node 上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data-processor
image: data-processor
nodeSelector:
size: Large
更複雜一點的條件的話,會用 Node Affinity